六分摄影,三分文字,一分练习。

频道主体内容来自博客的文章更新与长毛象的嘟文,由 @rss2tg_bot@RSStT_Bot 推送。
Post by 棘

历海巴士🚌
Post by 棘

水龙吟
Post by 棘

新年礼物罗列
* 奶奶:助听器
* 爷爷:陀螺
* 外公:望远镜
* 外婆:唱戏机
📡又扫描到一篇文章——『申请取消收录 』
🌐链接:https://blog.si-on.top/2024/The-rise-of-the-Great-china--bloger-Monments/
🗣️描述:愤世嫉俗是回归沉寂的必要手段。
Post by 棘

冷知识:2025年是SION起飞🛫的一年。
关于胡子软硬程度与年龄的相关性讨论

#留胡子的社会学实验

留胡子第三周,T君看到后忍不住评论一番,而后以胡子为话题与Z、M以及我展开了一顿讨论,什么形象了,印象了,俄罗斯大胡子、关羽胡子是不是从下都没剪过等等等等,总之讨论很碎,但其中有一点很有意思,姑且归纳为『关于胡子软硬程度与年龄的相关性讨论』。

他的观点是人(如无特殊说明,下文之人皆指可以长出胡子的男人或女人)年龄越小,长得胡子越软,这种称之为『须』,年龄大了长的胡子就会硬邦邦的,这种称之为『胡』。小孩子长出来的胡子、头发都是软软的,剃掉之后长出来也是软软的。然而年龄大点,经过青春期之后,胡子就会变得硬邦邦。可见同样长度的胡子,小孩子的的确比大人软一点。就好比雏鸟换毛,换完毛之后毛变硬才能飞起来。

这一点我是同意的,然而当他拿自己胡子跟我比,说他留起来会比我的硬很多,这俺可就不敢苟同了——

咱家观点是不论人年纪有多大,只要能留住胡子(大概也就是青春期之后了),胡子长到一定程度都会变软——即当胡子长到一定长度后,软硬程度与年龄的相关性几乎就不存在了。

以头发为例,理刺儿头的时候头发短,摸着感觉硬邦邦的,然而留着留着头发长了,摸着就感觉是软的,也没有那么硬了,说明毛发的软硬程度跟它的长度有绝大的关系。

究竟纤维的软硬程度究竟该用什么方式来评判?我个人认为可以用材料力学中的挠度来评价:y_max = (P * L3) / (48 * E * I),长度越长挠度越大,变形越大,感觉起来就越软,反之感觉越硬。这东西可能三维建模软件(比如blender之类的)里会有考虑吧。
Post by 棘

ANSYS死活安不上,用UG做分析算了,下载个Nastran用:https://www.32r.com/soft/30790.html
Post by 棘

----------------------
Tyler K. Nothing(@tylerknowsnothing@hear-me.social) says:

Well, this is fascinating! The city of Poznan, Poland uses eight clams to control their water supply. When the water is clean, they remain open, but close when contaminated, closing a sensor harmlessly glued to their shell. Computers do the rest. After three months, the clams are returned to their original home and replaced with new clams. #science #health #clever https://kottke.org/24/12/eight-clams-control-this-polish-citys-water-supply
Post by 棘

等车、坐车时看会书,同样是极为惬意的,我要把这种状态成为『惬惬然』

----------------------
棘(@me@si-on.top) says:

吃饱饭,在上班前看会儿书是极为惬意的。
Post by 棘

每种无聊都包含一次等待。
Post by 棘

吃饱饭,在上班前看会儿书是极为惬意的。
Post by 棘

这本随手挑的书恰恰是我最喜欢的那种类型——把寻常之物进行剖析、瓦解或粉碎。

----------------------
棘(@me@si-on.top) says:

一语道破我深埋个把月的不成形的念头,原来忙碌只是一种掩饰罢了。
Post by 棘

太阳升起三个太阳的高度后,我大叫一声今天我又得做自己想做的事吗?!
Post by 棘

一语道破我深埋个把月的不成形的念头,原来忙碌只是一种掩饰罢了。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