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分摄影,三分文字,一分练习。

频道主体内容来自博客与长毛象的嘟文,由@rss2tg_bot 与 @RSStT_Bot 推送。
换种思路(黑箱)研究工艺
他人生命潜入我的生命

因我爱的人,他们的意见重要
所以我无法忽略他人的想法

我的妈妈,心地充满最纯洁的爱
她的观点却常常自相矛盾
我明白外界的水与火怎样淬炼过她
这让我无法去忿怼一个普通人

在相似的人群中间
我无法指着一个人,称他为异端
但是无疑,我们都见过并分辨得出魔鬼

我内心的怒火
有时分不清是攻击还是守卫
究竟什么是公义,企图与全世界理论
此刻,我也懂得狂热与仇恨

我不为人群画像
每个人不止是他自己
他完全可能去往不同方向,交换不同命运
在同一天空下,由于同一场撞击

一道阴影叠加其他阴影
在全然寂静中
他人生命潜入我的生命

作者 / 元媛

#诗歌
Post by 棘

----------------------
David Gerard(@davidgerard@circumstances.run) says:

they laughed at generative AI. but they laughed at NFTs, the Metaverse and web3 too.
撆室

#篆引

防震胶带再利用~
Post by 棘

----------------------
Kristie(@kristiedegaris@mastodon.scot) says:

I think it will always feel like plagiarism to simply capture the beauty of something beautiful.

Poppies on Ektar 100, Bronica SQA

#Photography #BelieveInFilm #FilmPhotography #Flowers #WomenInPhotography #Scotland
五点半下班,坐公交回旧出租屋。
六点到屋,拆桌子,塞箱子,扫地,扣贴画,最后又放生了几盆花。
七点半骑车回厂等上长白班的马哥下班。
八点一刻,坐他车一同去搬东西,八点半到旧出租屋,搬来搬去。
九点到新出租屋,搬来搬去,九点一刻回厂。

一路上谈天说地——从年假谈起,到坐火车,火车上乘务员工作的无意义。租房的好坏,旁观者效应;城市生活与农村生活的优劣;从出租屋坐公交不方便谈到自行车被盗,延展到厂区与学校里的废弃自行车,又到资本生产过剩,最后扯到人类生产活动,文明进化的意义;又从路边高楼上去年新加的灯饰谈城市建设的表面功夫,以及假象浮华的世界。

昨天父亲得知我要请工友帮忙的事后,一再强调要请吃饭,买烟什么的。可惜我收拾东西太慢,时间不凑,没来得及买烟,买水给他。无以为报,暂且欠他一个人情,明天请他喝杯(贵一点的)奶茶!
新旧房东交接完成,明天搬到『撇室』!

事实证明“出租屋内禁止随意粘贴”的规则是有一定依据的。东墙贴了满墙的字条,结果一张也带不走(粘太牢了),只好用水喷,一点点扣掉。

惜哉!汝等皆随点室湮灭吧!
Post by 棘

Innovation is a distraction(中文暂译『五色令人目盲』)

https://tante.cc/2025/02/03/innovation-is-a-distraction/ #好文推荐
回想一下,要是我妈的话,会怎么砍价呢?

她绝对会先说给一个极低的价格来杀杀卖家锐气,顺便摸摸底。一般是对半甚至更低(每次砍价时太狠,搞得一旁的我都不好意思)。在这个场景里应该是“你瞅你这屋子破的,600,行不行?”

然后再挑一堆毛病,撕扯一通,在卖家想怒不怒的时候,适当抬价。

最后拿出“你不卖罢了,我走!”的架势,然后边走边砍,这个时候卖家多半会很着急。

往往可以一个极低的价格成交。

但母亲砍价的策略大概只能一家只能用一次,因为她每次砍完价,商家都气的不行,估计以后看见母亲,就敬而远之了。

在今晚这个情况里,我看还是少了,根据五点多看的备选『撇室』二号(旧小区)的情况,这种改造旧小区的成本应该极低,800一个月应该就顶着天了!
妈的,砍价没砍好。

手机上说是850,到了后是一楼是850,五楼是900。到5楼看了一下,一眼看中,很nice!价格上除了水电费贵一点外,以及15块的网费外,别的没有什么坑。

看这栋公寓是旧房子改造的,以此为理由,说了一通,让他降一点儿价,降了15块。

在我说的时候他支支吾吾,当我提出来减免15块钱的网费时,他有一种很惊讶的语气,然后痛痛快快地答应了。

不行,这绝对是没砍到位,过两天签合同时再砍一下(把8块钱的水费也砍掉)。
去年九月租了个出租屋『点室』,六个月的合同今天到期。

今天下班,看了备选的『撇室』二号,价格让人心动,但是房间不让人心动。虽然便宜了100多,但房间比较旧,中间还有一根消防水管,采光也不好,虽说只是晚上住住,但我的宗旨——“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还是不能改变的。

今天一直在想:到底有没有租房子的必要。

一开始租房子的原因就是想尝试一下独立生活究竟是什么样子,因为从小到大一直都是“群居”生活。直接诱因是宿舍那两个抽烟的,不!那一群抽烟的。现在临时铺位换到了另一个宿舍,舍友是个老头儿,在外边儿住,所以一般情况下只是一个人在屋里。所以如果没有人的话,我住在宿舍里是一个最佳选择。但今年开工以后,厂里要招人,不排除有新人住入的可能性,而新人的生活习惯直接影响到我的居住体验。这种随机性在这儿真是可恶啊!

我仿佛在跟混沌鏖战。

不租!

一来可以省下来一大笔钱(这笔钱可以叫做“机会余额”,是长期主义,抵抗消费主义(如果租房可以被称作消费的话)的骄傲象征)。

依照我的消费习惯,这钱大概率是存下去,成为一个的整型变量的跳动,一个若干年之后的毫不起眼的存在,简言之就是没有得到利用。

二来会得到一个不需要慎独但容易崩坏较难自省的环境。

据我观察,在两个人以上的群体里,某些惰性/坏习惯一旦开始就会持续下去,持续越久,恢复Passion会越困难,这种微妙的环境对心理的微妙作用,就是此意义上的崩坏。

独居的时候,并不会有这样的顾虑。你可以任意改变自己,随意掰扯自己,可以不断重建,不断毁灭,而不会有外界观察者的压力。当然,彼时同样也有崩坏的可能(所谓君子慎独),照我的体验而言,基本上是沉浸于游戏、电影之类的,可以通过电子排毒或兴趣转移进行修正。

此外,重建会愉快而容易!

租!

每个月照常交房租(这笔钱可以叫做“沉没余额”)。会减缓俺每个月手里余额增加的速度,并导致年末给家里“交公粮”时脸上呈现某种红色,以及暂时性失语的奇怪现象。甚至导致未来某年月,急需用钱却不够以至于向外借的可悲局面。这是家母家父以及以上世代努力培养的理财观。

决断

如同超市里不时更改的布局所折射的观念那样——人是喜欢变化的。

我还是决定租,但绝对不会是『点室』,而是一个大大的崭新的便宜的『撇室』。
Post by 棘

今天顶岗,看见操作台上的仪表,联想出来了这个问题模型,应该挺有意思的,晚上回去玩玩儿 #格物
Post by 棘

五行年运图( 概念图)

在思考一个黑箱问题时联想到用图形/函数来表示五行运势,画了个草稿,但这个想法绝对有人已经做过了。 #命理
📡又扫描到一篇文章——『蜕陈出新 』
🌐链接:https://blog.si-on.top/2025/Round3/
🗣️描述:甲辰总结与乙巳计划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