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分摄影,三分文字,一分练习。

频道主体内容来自博客的文章更新与长毛象的嘟文,由 @rss2tg_bot@RSStT_Bot 推送。

1. 整活:偃仰:https://mastodon.im/@sion
2. 摄影:空影:https://pixelfed.social/si-on
3. 博客:子虚栈:https://blog.si-on.top
九雅刻玩了,蟹蟹,来整张合照

#篆引 #哂蟹 #练习
撆室

#篆引

防震胶带再利用~
有闲阶级

#篆引

第一次用永字牌的刀,刻起来果然很舒服(虽然可能是石头软硬适中造成的错觉),西冷的印泥也很给力,铃印之后让俺刀法上的缺陷展露无遗。

缺陷还是笔画粗细不均,冲切不能应用到实际的线条上。刻了痕迹后,几乎是一直在用冲刀描边,倒圆角。
Post by 棘

#篆引
早上骑车,路过H厂外东西向的路,阳光照在路上,修补的沥青条闪着光,这个风格很NICE,如果日后演绎的话,我要把它命名为——沥青篆!
INFJ

#篆引 #试验 #英文篆刻
印泥太low,受不了了,下单了西冷的印泥,贵就贵吧。

刻刀太low,受不了了,下单了永字的刻刀,贵就贵吧。

手艺太low,受不了了,下单了下周每晚的刷剧时间,贵就贵吧。
平面国丞

#篆引 #手残
怎么老刻出来这么丑的鬼东西 ,:blobbroken: ,磨掉磨掉,通通磨掉!
Post by 棘

买了块400目的金属磨片,加上之前玩皮革剩下的1000目,10000目,以及车间里捡的废砂轮(目测大概100目)也勉勉强强够用了。

打磨的时候,去年写毕业论文做金相实验打磨金相的场景历历在目,那可真一段恐怖的记忆,磨了几天几夜都磨不好,砂纸磨了大几十张​:dragnblanketgrumpy:

今晚好在水印上石成功了,真是太简单了。而且用笔在石头上画(之前一直这样干)跟用笔在纸面上(转印上石可以实现)写简直天差地别,硬笔跟毛笔也是天差地别,速干油墨跟传统印泥也天差地别。

老祖宗的东西,还得用老祖宗的法子呀。

----------------------
棘(@me@si-on.top) says:

实现篆刻自由!

24块买了25方印石,虽说是“瑕疵品”,但基本上都能用,比起之前30块6方,13块一方,真不知道划算了多少倍!
#篆引 #shopping
Post by 棘

实现篆刻自由!

24块买了25方印石,虽说是“瑕疵品”,但基本上都能用,比起之前30块6方,13块一方,真不知道划算了多少倍!
#篆引 #shopping
INFJ

看了英国人的石刻视频,发觉西文的衬线字体就是原生的石刻字体。如果英国人玩篆刻的话,大概就是这种画风。
#篆引
负隅顽抗

#篆引 #废品 #十二卷
想模仿齐白石的风格,奈何章法、刀功都不行,弄巧成拙,越拙越刻,越刻越废,越废越气。直到最后,把所有的怨气归因于又干又粘又不好用的印泥,买了盒新印泥然后把它攒到旮旯儿里了。
Logo

#篆引
天天刻反,我真是醉了 :abloblamp:,把头像镜像掉惩罚自己!
无人值守(白文)+花押(朱文)

#篆引 #创作
印泥太稠,石头太硬,修改三回:一回线条机械,二回粗细不均,三回修改不完全。

小结

玩这玩意儿有将近一个月了,除却艺术规范与实用价值,篆刻从我的角度来看不过是把心中的千头万绪投射到方寸的石头上而已,跟涂鸦、吹口哨、画画是一样的东西。

好处是玩起来不烧钱——刻刀,印泥,石料加起来不超过五十块。要是手里没钱,按照与吴颐人老师的DIY教程,去垃圾站找点旧钢锉,烂车刀,旧牙刷,废砂轮,也能玩。若有钱的话,则可以奢侈一点,去西冷买十斤八斤印泥,再整把金刚石刻刀,弄一堆寿山石、青田石练手,去肆意暴殄天物。

不好的是玩起来比较废脖子。一开始下刀,时间就蹭蹭蹭跑,直到脖子疼才发觉,抬头看表,两三个小时过去了,真是『遣有涯之生』的利器。

虽说内容(刀法)与样式(设计)完全融合,却所见非所得,结果要用印泥编译(铃印)出来。过程不能撤销,基本没有太多回旋余地,刻地好好的,印石一崩,刻刀一滑,说废就废。(不过我一般不予理睬,美其名曰“手工感 :blobcatgooglytrash:”)

最后还是说说这个行为本身。

我既怕被贴上『兴趣广泛』『浅尝辄止』『博而不精』『杂学家』...的标签,然而也一度亲手给自己贴上这些标签,一度批判自己,也一度认可自己。这几天又一次感觉到这些行为本质上无非是——『念头的具象化』以及『抵抗庸常的侵蚀』。如果从另一个角度审视,这可能就是我的一般心理状态与本质特征,总想表达些什么,总想整点不一样的。身在雾中,我不知这是好是坏,不能也无法评断。可能我就会这样一生碌碌,越活越杂,越杂越杂,至死不休;也可能这就是我的“轴心时代”,若干年后,因为某些重大变故或庸常的侵蚀,这些行为全都被丢弃,然后等到七老八十迎来一段“文艺复兴”,嘻嘻嘻嘻。

生于不定,死于确定,总该是要给未来加点不确定性吧。

心啊,你大胆随意地跑~

参考资料

1. 生活本身
2. 吴颐人『篆刻五十讲』
3. 邓散木『篆刻学』
4. 西冷印舍『篆刻常用反字字典』
5. 篆刻班全集
#随机念头 #篆引 #杜撰

公元前214年,秦朝历史上第一支施工队——轹钻,成立,其印章如下

轹钻吊车,18498765432....
点室

#篆引 #创作
刻的第一方严格意义上的印章,出租屋之印——点室。

不足:布局上室的左边距离有点小,點的左边空隙有点多,弧线太不好弄,要看看教程再说。
好的是横竖基本可以刻出来了,最后还打破局限,故意“室”的一点破掉。
五块一块的石头质地不均,有些地方有沙子,入刀很吃力,当然,可以利用这一点去刻一些古朴风格的印章。
最后为了用印写了一幅配字“斗垒孤危”,然而大小还是拿捏不住(要是书法能缩放、撤销就好了,那样的话我绝对能写出来一幅旷世行书 :ablobcatneon:)。
 
 
Back to Top